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.8%——我國外貿實現平穩開局
Release time:
2023-06-09 11:22
一季度,我國外貿進出口逐月向好,實現平穩開局。海關總署4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.89萬億元,同比增長4.8%。其中,出口5.65萬億元,同比增長8.4%;進口4.24萬億元,同比增長0.2%。
“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出較強韌性,開局穩中向好。”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、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,外貿發展雖然面臨更大困難和挑戰,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,隨著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,外貿向好勢頭有望進一步延續。
當前,我國外貿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,全球貿易發展仍受到多重因素影響,特別是外需不振、地緣政治等因素將給外貿發展帶來更大考驗。我國外貿運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呈現3方面亮點:
一是外貿大盤穩中向好。今年以來,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,生產和需求逐步改善,推動外貿進出口明顯回穩。2月中下旬起,旬度進出口同比保持增長,帶動整體增速由前兩個月的微降轉為增長,整體規模穩中有增。3月份,出口集裝箱重箱同比增加10.5%,進口貨運量增加20.3%。
二是經營主體穩中有進。當前,我國外貿進出口逐月向好,是廣大外貿企業發揮活力、主動作為的體現。一季度,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5.9%,較去年同期多了2.5萬家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,外貿熱度穩步提升。其中,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,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繼續保持在一半以上,為外貿穩規模、優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。海關對全國3000多家樣本企業的訂單跟蹤發現,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增長的企業比重,已連續3個月環比提升。
三是新動能穩中加固。外貿新優勢、增長新動能不斷培育壯大,對外貿整體穩中向好發揮了更為積極作用。一季度,我國對東盟、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16.1%、11.7%、14.1%。規模合計占比提升2.4個百分點,達到28.4%。同時,新優勢產品表現十分亮眼,電動載人汽車、鋰電池、太陽能電池“新三樣”產品合計出口增長66.9%,同比增量超過1000億元,拉高了出口整體增速2個百分點。
今年是我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10周年。10年來,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占我國外貿整體的比重,從2013年的25%提升到去年的32.9%。今年一季度,我國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3.43萬億元,同比增長16.8%,較同期外貿整體增速高12個百分點。
“貿易更趨平衡,對沿線主要地區均實現穩健增長。”呂大良表示,一季度我國對沿線的東南亞、西亞北非、中亞、南亞等區域進出口分別增長16.1%、12.5%、32.2%、4.1%。
產業鏈供應鏈銜接更加暢通,進出口產品互補性增強。一季度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中間產品1.1萬億元,同比增長18.2%,占同期對沿線國家出口總值的54%。同期,能源產品、農產品進口穩步增長,分別進口5845.7億元、926.6億元,增速分別為18.8%、16.6%。
上一頁
相關新聞
一季度,我國外貿進出口逐月向好,實現平穩開局。海關總署4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.89萬億元,同比增長4.8%。其中,出口5.65萬億元
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,截至4月底,2022年度秋糧旺季收購全面結束,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19857萬噸,同比增加683萬噸,增幅3.6%,為近三年來最高水平。